人生有?10年

很高興這個部落格已經10年了!

10年前我在悉尼開了這個部落格,平日我有寫日記的習慣(不是每天但想寫的時候就寫),加上想記錄在外地生活的趣事,也由於那裡生活苦悶。

回來以後往往因為工作忙,事情太多思緒有點混亂難思考,使我停了很久都沒寫。

這10年當然發生很多事,我很少把不如意的事寫在這裡是因為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快快忘掉再向前看才能抬頭向前走(這也是我在人生中遇到挫折時會希望減少自己負面情緒並盡快改善目前情況的原因)。

後來再有另一部落格沿於在這裡有一篇實驗性文章"Shirataki芋絲"意外地得到大家好評(目前為止仍是最高點擊率),我想或許可以以我的專業和我喜歡「實驗性」方法在IT應用方面實際地幫助大家,結果在那個部落格中某些領域的文章的確有些發展的潛力。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在這裡寫的東西使用的模式不一(有時像這篇自言自語,有時是引述我與別人的對話,有時是實際用途描述,有時是對時事的意見)?我一直希望不要限制在這裡的形式,這樣才能發掘更多的可能。

也曾經介紹朋友看另一個部落格,可是大家還是對我在這裡「發瘋癲」(說心裡感受)的文章較有興趣。

這篇不是結束這部落格的結語,我還是會一直寫下去。只是以前我都很小心因為其他blogger會說寫下來的東西要自己負責免得被人追究,我反而覺得還好是因為拿捏分寸方面我自認為問題不大。

接下來我可能會寫一些有關「直覺」的題材,一直想寫卻怕別人覺得我怪異,我現在想想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事先聲明沒有什麼宗教性質只是我個人遭遇和我在這方面研究的筆記。

謝謝你還在閱讀我的部落格,如果你覺得還是有趣⋯⋯

2個部落格除了1個是IT應用這個是用來發瘋的,其他話題沒有特別的要放在那裡,那就隨緣的看看囉⋯

或許有一天你會在書店讀到我發瘋的內容而不止在這裡⋯⋯



我們的直覺

這篇名為"A Modular Model of Mind/Matter Manifestations (M5) by ROBERT G. JAHN AND BRENDA J. DUNNE on Journal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Vol. 15, No. 3, pp. 299–329, 2001"不要以為我會看懂這篇專業的心理學文章,我只是看過這本書「不可思議的直覺力」,很想知道那個圖「心理/物質顯現之模組化模型」(Modular Model of Mind/Matter Manifestations) (以上文章p. 310, fig. 6)在說什麼?我想這個圖應該是以心理學專業的角度來解釋人類不相信肉眼不能看到,科學不能解釋的東西(因沒有實証理論)。

書中解釋一些在心裡突然出的「無意識」的想法(我們一般稱之為直覺),在心理學上是異常的反應,並在邏輯上不合理。

但其實有些事情是可以解釋的,很多時候是我們忘記了(很久以前的事),又或者是我們怱略了該事情的某些細節。

例如天上的星星,人們會在晚上看到,但白天呢?難道他們白天是不存在的?

書中的作者說或許直覺這件事在目前為止並不能在我們可知的正常科學理論知識中可以解釋得到,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都難以接受「直覺」的真實性。

但你沒有試過你心中想著某個朋友時,他就打電話來?

自在

從你一句叫我「放下」開始,我時常想著這個課題如何進行,之後出現了很多考驗令我不得不學習這個課題,順帶也學習如果向人說「不」。

今次有朋自遠方來,她道出了一些與人相處的態度,使我明白表達自己「並不是拒絕別人」。不過後來我的舉動卻令別人感到愕然,以為我不高興。

我卻活得自在。

我現在開始感到「自在」是什麼意思⋯⋯

親切

有一天朋友的朋友幫我買個東西,我親自見到她,和她聊了幾句竟然可以搭上幾句。

她走了之後我就和朋友說:嘩!她人很好很親切.

我朋友回說:她就和妳一樣的親切!

從那刻起,我才驚覺我是個怎麼的人。

明天之前想做的事

恰巧的事情又發生了。

有一天某個朋友問我會否害怕死亡的事?死前會做什麼?那時我認真回答。

這天我聽podcast提到唐望說戰士行徑是當不清楚事情如何決定時,便思索當面對死亡時,會如何決定該事情。

這意思是如果⋯我說如果明天就死亡的話,你還有什麼未做但想做?

那就去做吧!

腦袋一事

我發現我專注力唔可以太耐,例如上午工作,中午食飯時我喜歡自己一人整理思緒,同時讓自己腦袋休息下。

同事很喜歡一起吃飯,然後結伴去逛街。我覺得一起吃飯還要想話題,然後還要逛街很累,偶然還會很高興因可了解同事近況,但覺得累然後下午還要埋頭工作,腦袋直到放工都沒有停下來。

那顯得我是個怪人?

悲觀的人生

是在於中西方的教科書不同。

安徒生的童話不止有喜亦有悲,令小朋友知道人生有不同的階段。反之,中國人的社會,教科書只會教實用知識,如何過馬路,怎樣健康,要天天刷牙和做運動,吃健康的食物,但沒有告訴你人生是如何。

當我們遇到錯敗是人生就是失敗,就是不對,從來沒有想過要如何感受生命的每一刻,有失敗才會珍惜機會,有悲傷才能感到真正的喜悅。

我們的教育到底把我們做就成一個什麼的人?

一個迎合別人就是對的,別表達自己的意見。每天應該向上爬,那些沒有經驗效益的事情別做,享受人生應該住最貴的酒店,每天不停血併,一年去好多次旅行...

我們的人生到底是怎樣了?

閱讀

我發現我要快閱,我才可以完成一本書,否則慢慢磨,會幾個月甚至半年都未看完。

有朋友說這樣我就看不見路上的風光。

梁文道曾說書閱讀書的快慢視乎自己覺得該書內容值得細閱多少。對我來說是有多少有趣或明白多少。反之來說是看不懂的跳過(希望下次再遇時看得懂),不有趣的跳過以便覺得該書更無趣。

這可以避免在百忙中空看些看不懂還花時間想一堆解釋還是解不到,沒趣的會閱讀得超慢,結果因為太久沒看已經忘了前段在說什麼,再加上看不懂,弄得不知重那裡看起或要重頭看起?

畏高

從小到大都畏高,連走天橋都怕。

最近有次和朋友亂逛逛到一仲條過海大橋,須不長但我開始走不久便感到害怕。

朋友說:怕什麼?
我:怕掉到橋下,我小時候想做夢在橋轉彎處掉下去。
朋友說:你想跳下去嗎?
我:不想。
朋友:這橋是水泥做的,又不會下塌,你又不會自己跳下去,有什麼好怕。你也不在纜車上,纜車會搖來搖去你怕掉下去是正常的。
我:說得對

因為這番對話,我走過大橋時一點也不怕了。

原來對話(溝通)很重要,原來了解自己有什麼問題也很重要,然後...問題就解決了!

看清楚

花了兩年的時間,終於發現了遠看也看不淸,近看也看不清的原因。

原來遠看看不清是散光加深了;近看看不清是因為有遠視。第一次配眼鏡帶一直感到會頭暈,而且常流眼水,那時視光師只說我有散光,第二次另一個視光師告訴我我還有遠視,因此我配了另一副眼鏡,發現清楚很多,而且感覺良好,流眼水的情況減少了。

現在帶了眼鏡看書狀況可以回到以前不須帶眼鏡的時候,兩年沒有怎看書,現在趕回看書的進度,感到高興呢 :)